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023-11-09
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人民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上,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对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  完善制度助保护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神州大地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截至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旧文化能够不失传,反而得以焕发新的生机,离不开完善的顶层设计。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这些年来,我国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在健全非遗保护顶层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制度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顺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提出要研究修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提出要综合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多种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都为下一步优化非遗保护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  同时,李顺德指出,非遗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会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多种知识产权,这些权利受不同类别的法律规制,而我国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主要侧重于行政保护,在非遗权利获取和惠益分享等私权保护上还存在一定欠缺。《意见》提出完善政策法规,将进一步加强非遗权利保护。在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的同时,还需要结合非遗保护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李顺德说。  推动传承助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非遗蕴藏的独特文化价值和巨大市场潜力,尝试在传承发扬非遗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日前公开撰文指出,将非遗融入国家区域性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是对非遗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资源和动力作用的充分发挥。  近年来,许多贫困地区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创新非遗艺术表现方式,挖掘非遗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一些传统工艺企业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优秀技艺发扬光大、优化改善,不仅振兴传统工艺,还实现更大发展;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各地纷纷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向世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有益经验都被《意见》吸收采纳。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一章中,《意见》提出,要加强非遗分类保护,将非遗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促进非遗合理利用,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其中,《意见》提出,推动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在李顺德看来,这些尤其让人欣慰:《意见》为优化立法、发展传统医药提出可行性建议,如能有效落实,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发挥非遗造福民生的作用。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伟大发明最初正是从古代中医药典籍中发现的线索。许多老字号在传承古老非遗的基础上,像屠呦呦一样积极创新研发,不仅让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让古方精髓更好地造福人民健康。如日前大火的老字号企业片仔癀药业,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而发展,在原料药、中药制剂组合物等方面拥有大量核心发明专利,还以片仔癀技艺为基础研发了一系列化妆品、保健品,并构建了完善的专利布局,年研发费用约1亿元。有特色、有传承、有创新、有保护,用产品力拓市场,让片仔癀药业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20余年的努力,如今,我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进入一个注重成果利用的新阶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对非遗技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深有感触。2008年,田静开始通过培训的方式向建水县的贫困村民传授非遗技艺。掌握这门技艺后,当地村民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自主创业年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经过多年实践,该县从事建水紫陶相关工作人员已从最初几百人,达到现在的3万余人。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带动村民致富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希望《意见》发布后能尽快得到落实。作为传承人,我将尽我所能将我掌握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大国非遗,未来已来!田静说。  (黄 佾)